別用“一分錢”套路透支消費者的信任
□新派融媒體評論員 孫瑞榮
據《揚子晚報》報道,近日,多名網友在社交平臺反映,部分電商平臺出現大量“0.01元搶購品牌飲品/餐券”的低價商品推薦。消費者下單后發現無法兌換該商品,還被誘導下載第三方App進行掃碼助力,成為商家引流的工具,個人信息也因此面臨泄露的風險。
“0.01元搶購品牌飲品”“一分錢拿下熱門餐券”……電商平臺上這類超低價商品推薦頻頻吸引消費者的目光。可當消費者滿懷期待下單后,卻遭遇“券碼無法兌現”的窘境。
“0.01元搶購”的套路早已超出正常營銷的范疇,看似是商家給予消費者的福利,實則暗藏玄機。深入分析不難發現,亂象的蔓延是商家貪婪、平臺縱容與監管滯后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對商家而言,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,以極低的價格為誘餌,抓住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心理,這種低成本、高引流的方式成為快速獲取用戶、提升店鋪曝光度的“捷徑”。他們無視法律法規,將消費者權益拋諸腦后,從無法兌現的券碼,到強制參與助力任務,每一步都充滿了算計,不僅損害了消費者對電商平臺的信任,也擠壓了合法商家的生存空間,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。
部分電商平臺為了追求用戶活躍度和交易數據,對入駐商家的營銷行為采取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”的態度。有平臺甚至將此類“低價引流”活動視為提升平臺熱度的手段,默許商家違規操作。
整治“0.01元搶購”這類消費陷阱,需要多方協同發力。監管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,不僅要處以高額罰款,還要將商家的違法違規行為納入企業信用檔案,實施聯合懲戒,讓其付出沉重代價。電商平臺必須摒棄“重流量、輕監管”的錯誤理念,嚴格審查商家的資質和營銷方案,對平臺內的“低價引流”活動進行全面排查。消費者自身需提高警惕,在面對“遠低于合理成本”的優惠時,要保持理性和審慎,切勿被低價迷惑。
電商行業的發展,離不開消費者的信任與支持。“0.01元搶購”這類消費陷阱,看似是小成本的“套路”,實則是對電商信任根基的嚴重破壞。只有監管部門、電商平臺、行業協會和消費者協同發力,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,才能讓電商市場回歸健康、有序的發展軌道,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電商帶來的便利與實惠。
編輯:陳曉芳 王潔鈺 李麗雪
一審:姜健 李敬友
二審:孫瑞永
三審:管延會